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翁座行 周星成

    信息发布者:翁座村
    2017-10-23 22:14:18    来源:网络   转载

    翁座行 

     

    南哨小学 周星成 

     

    翁座,在我小的时候就听说过这个地名,那时是一位政治老师的调侃,说要是得罪了领导,就被调去那里工作,有点整人的意思。从那以后我就把这个地名与偏远、落后、艰苦联系起来。 

    许多年以后,我到了它的所辖乡工作,由于工作需要,终于有一次机会去翁座了,我既有些兴奋,也有些忧虑。因为之前听同事们说,路太难走了,不仅路途远,而且道路崎岖,坎坷不平。一个人骑摩托车的话,才能去到,都不敢带人,很是辛苦。如果走路的话,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到达。 

    学校还是给我们安排了一辆车前行。一路上,阳光极好,天空极为明净,透亮得象连空气都没有。云儿在太阳的照耀下,反射出一种柔和的光芒。曲长又窄狭的小路依偎山麓延伸,路两旁的小山此起彼伏,角度和缓,峰回路转。各种各样的小花在阳光下风情万种。还能欣赏到光头强的最爱——美人松,也让这行程充满了趣味。一边行驶在山路上,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,当到达一处山顶上时,感受到大山深处无穷的魅力,眺望远处的山峦,只见山峰间山梁逶迤、巍然屹立、成峦叠嶂,云海翻腾着使山峰时隐时现。 

    一路颠簸,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。可我忘却了眼前的疲惫,穿行在村寨之中,欣赏一下这山村的风光,这座村寨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落后,只不过四周被山峰包围,整个村子显得簇拥,走哪条路出来都举步维艰。走近村寨就看到了苗家特色吊脚楼,吊脚楼架构凌空、虚实结合、斜坡而居,体现了苗族人的智慧。往寨子里面去,忽然在路旁看到了例定千秋碑: 

    碑文记录着清朝咸同年间苗侗人民大起义失败后,为长治久安,官府制定免夫役条例,以示让步。光绪二十年(1894年)翁座一带的群众将公文勒石刻碑,碑高1.8米,宽1.16米,厚0.13米,碑座高0.6米。碑眉“例定千秋碑”,碑文竖写,楷书阴刻,计1350字,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想不到这个苗族村寨历史还这么悠久!这里的植被很好,郁郁葱葱、生机勃勃。农田大多远离村庄,面对自然条件的艰苦,我感受到这里的人们所要付出的勤劳与艰辛。生活条件越艰苦的民族越热爱歌唱,以致歌比话多,苗族人民就是这样。村寨的底下有一条掩映的小溪在流淌,可以看见那淙淙的流水,淅沥的奔下,冲刷着山间的泥沼、草木„„ 

    走了一圈回来,感觉已经饿了,热情的同事给我们准备了晚饭,由于交通不便,物资很匮乏,菜肴并不是很丰盛,但还是吃得很香。喝着当地米酒,不知不觉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。乡村的人家早早就熄灯歇下了,小村里静悄悄的。熄了灯后,远远近近是一片真真切切的黑暗,很实在,很纯粹,很醇厚。 

    我思绪着,一种反差在心里对比着,若在城市,星星的光茫大都被过亮的灯光掩盖了,余下的几颗,太冰凉,太凄清,有时简直不忍心细看,它们极冷静地抗拒着你。而在翁座这样的静谧中,心儿就特别柔软,我整个儿融入到夜的深处了。在翁座的空气中透着自然的味道,透着舒适与快乐,不似大城市的乌烟瘴气,虽然没有大城市便利的条件,但有的是清新自然的环境。可人总是很矛盾,既想拥有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,又想那种宁静安详的幸福生活。 

    对于翁座来说,我们不过是过客而已,我始终要回到属于我的地方。虽然在翁座只有短短两天的行程,不过翁座给予了我最深刻的体验,以及那不被世人所侵扰的安宁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